“塑造大学生职业化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构建大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体系”课题开题
2009年3月24日下午2点,在办公楼101会议室召开了《塑造大学生职业化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构建大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体系》课题开题报告会。本课题组特别邀请了社会发展学院王积超副教授、学生处楼晓英副教授作为评议专家出席了报告会。课题组成员朱凌云、魏鹏举、高见、张兆彬参加了会议。魏鹏举副教授做了开题报告,朱凌云副教授做了补充。王积超副教授作为劳动社会学专家,针对课题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楼晓英副教授针对课题研究的普适性以及课题成果的推广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两位评议专家认为本课题论述充分、观点明确,对于解决我国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意开题。但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从研究思路看,本课题以培养大学生职业化素质为核心,以促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执行为手段、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为目标,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职业化素质系统教育与培养体系。但是在文后却对职业生涯理论涉及较少,这应该是一个核心概念和问题,如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施恩、萨柏、格林氛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希望在开题后能够将此作为一个研究重点。
2. 本研究目的是构建大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体系,从整个开题报告书的设计来
看,主要强调如何构建,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却缺乏对学生职业选择理论的研究,从而使得本课题研究目的的构建具有一定被动性。职业选择是人们实现职业期望的过程,是个人对自己职业方向和工作岗位类别的比较、挑选和确定,是一种人生决策。目前关于职业选择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人格特性与职业因素匹配理论等。希望在后续研究中能够予以补充。
3.本课题在构建大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体系中,以中央财经大学的调研为主,会影响课题研究的普适性。希望在研究中,适当扩大调研范围。